“党建+”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而“党建+”则是撬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金钥匙”。从产业兴旺到生态宜居,从乡风文明到治理有效,乡村振兴各领域的发展突破,都离不开党建的引领与赋能。唯有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以“党建+”模式整合资源、凝聚合力、破解难题,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
以“党建+产业”强基固本。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党建+产业”的核心,在于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让党建成为产业振兴的“红色引擎”。要建强产业链上的党组织,围绕特色种植、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推动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作用发挥在产业链上,形成“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产业发展格局。要发挥党员致富带头人作用,选拔懂技术、善经营、有担当的党员骨干担任产业带头人,通过“党员带群众、大户带小户”的模式,带动群众抱团发展、共同增收。要强化党建对产业资源的整合能力,以党组织为纽带,统筹整合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破解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短缺、技术不足、销路不畅等难题,推动乡村产业从“单打独斗”向“集群发展”转变,为乡村振兴筑牢经济根基。
以“党建+治理”凝心聚力。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关系到乡村的和谐稳定与长治久安。“党建+治理”的关键,在于把党组织的领导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协同发力机制,推动各类组织在党组织领导下各司其职、同向发力。要发挥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矛盾调解队,引导党员主动参与政策宣传、矛盾化解、环境整治等工作,当好群众的“贴心人”“主心骨”。要创新党建引领下的治理方式,将党建工作与积分制管理、村规民约、数字化治理等结合起来,推动治理手段从“粗放管理”向“精细服务”转变,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为乡村振兴营造安定有序的发展环境。
以“党建+人才”蓄能提质。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支撑,乡村振兴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党建+人才”的重点,在于以党组织为“引力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乡村振兴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要强化党组织引才聚才功能,通过“党组织搭桥、党员牵线”,打好“乡情牌”“事业牌”,吸引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青年等各类人才回流乡村、扎根乡村。要搭建党组织育才用才平台,依托“党员活动室”“田间课堂”“科技小院”等载体,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把普通群众培养成技术能手,把技术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要优化党组织留才爱才环境,通过党组织牵头解决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让人才在乡村有舞台、有奔头、有归属感,以人才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何洪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