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国内 > 正文

深化非遗国际协作:上海世久非遗国际交流会借势出海

时间:2025-10-25 12:56作者:综合来源:华南财经网阅读:

上海滩作为面向世界的开放前沿,在引领非遗走向国际交流的深水海域,再一次扬帆启航。

10月24日上海世久非遗国际交流会于北外滩的世界会客厅成功举办。本届大会是上海世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主办,联动政府、社会组织、博物馆、专业院校,并联合国际公益组织和传统工艺类非遗领域的机构、博物馆及专家权威,集聚中日漆工艺领域的首发阵容。

大会现场

这次活动是上海世久非遗保护基金会继2023年非遗国际交流活动后的再一次发力。本届大会由上海市虹口区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笹川平和财团笹川日中友好基金作为支持机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漆艺分会、亚洲漆艺研究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复旦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等十一家专业机构作为大会强大的学术支持,来自国内外上百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济济一堂,为亚洲传统工艺的典型符号——大漆,共同奏响了跨越时空、传承精神、造福人类的非遗保护新乐章。

刘魁立先生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刘魁立在致辞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地、生动地、整体性地体现了我们生活方式,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文化空间,包括时间和空间两个基本维度,能够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等多种关系。人类在大漆应用的过程中,具有充分的感情赋能,这才使它获得了不朽的艺术光辉。这次会议对人类的大漆文化的保护传承,作出了新的贡献。”

世久非遗基金会陈学荣理事长致辞

上海市虹口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强代表政府发言,重点指出:“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更在于创新性的发展与人心的交流。虹口区将持续致力于搭建如今天这般高水平的国际对话平台,推动非遗从历史的宝库中走来,在当代生活中绽放,向世界舞台走去。我们期待,以漆艺为起点,未来在更广阔的传统工艺领域,与日本及世界各国的朋友们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让文明的活水,滋养我们共同的未来。”

笹川平和财团常务理事萱岛信子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交流会是上海世久基金会与笹川平和财团共同实施的中日传统工艺交流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此项目旨在深化中日传统工艺传承人对共同文化基础的理解,推动两国民间的文明互鉴与友好关系。”

本届大会溯源八千年大漆工艺,聚焦漆艺的传承与创新,呈现自古以来中日之间的工艺交往。主旨会议由正仓院事务所前所长西川明彦发表演讲,围绕正仓院中国唐代漆器的保存与有效利用,西川先生分享了正仓院宝物的保存、修复、守护之道。在学术对话环节,中日五位专业代表:甘而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室濑和美(人间国宝)、小森邦卫(人间国宝)、内田笃吴(MOA美术馆馆长)、金晖(闽江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围绕正仓院宝物所蕴含的工匠精神对当代漆艺传承的启迪,开放地探讨了当代亚洲漆文化圈面临的问题及共建路径。

西川明彦先生发表主旨演讲

中日漆艺专家开展学术对话

下午的专题会议侧重于实务的探索与践行,聚焦于中日漆树栽培、生漆采割、大漆精制技术的分析比较,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漆艺分会会长周剑石为学术主持,展开三场学术报告,既有行业格局,也有微观洞悉。其中,甘而可领衔讲演《我四十年来的漆器创作实践》,大大激励和启发了现场的青年工匠。在圆桌交流环节,全国各地的工艺代表积极发声,与人间国宝室濑和美、小森邦卫热烈互动,整场交流平等、高效、务实,其产生的头脑风暴和创意启示必将对中日漆艺行业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甘而可先生发表专题演讲

本届大会上还诞生了另一个重要的实质性成果,由世久基金会孙麟秘书长宣读《倡议书》,发起设立“世久传统工艺技术研修社”,现场二十位中外专家在《倡议书》上郑重署名。至此,上海世久非遗保护基金会正式启动世界青年工匠非遗支持计划,以传承人为核心,长期陪跑青年工匠,从而实现非遗传承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天下午的平行活动上,中日部分嘉宾代表还重走“鲁迅——内山完造”纪念路线,参访虹口多处文化地标,以实际行动传承与弘扬两国民间友好精神。

中日专家代表参访虹口文化地标

2025年上海世久非遗国际交流会圆满闭幕。正如世久非遗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陈学荣所言:“公益的要义就是好人做好事,而非遗保护是人类社会的大好事,我们世久的使命因此神圣而澄澈——和世上的好人一起,把好事长久做下去!”

据悉,上海世久非遗保护基金会将机制化举办非遗国际交流会,以传统工艺为平台,推动民心相通的技艺传承与文明互鉴的友好交往。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

山东高考网手机版 tengnews财经网手机版 南方财经网手机版 开户财经网手机版 雄安财经网手机版 中华新能源汽车网手机版